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是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业务部门之一。工程中心现有职工22人,包括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中心历经发展,形成了一支技术力量厚雄、实战作风硬朗的技术团队。

工程中心实时跟踪废水处理行业先进技术发展动态,聚焦国家和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方面的重大需求,围绕“污水低碳生化处理与资源化”、“污泥减量与资源化”、“全过程感染风险控制”和“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工程中心已成功研发了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技术、酿酒废水多元复合污染分步去除技术、屠宰废水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基于定向诱导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工程中心拥有技术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北京市奥运工程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出版物奖(图书奖)一等奖1项。

多年来,工程中心利用自行研发的技术完成了大量工程应用项目,迄今为止,在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地区)完成治理工程1000余项,涉及酿酒废水、医疗污水、制药废水、屠宰废水、重金属废水、化工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污水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环境安全保障做出了突出贡献。

联系人:李安峰 010-88380895 邮箱:lianfeng@cee.cn


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案例


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技术

通过独特的反应器结构设计,在滤池内部形成了污水、滤料和截留污泥的多重内循环,同时能够形成滤床内部的高浓度活性污泥,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去除和同步硝化反硝化。避免了使用高强度的气水联合反洗,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克服了传统曝气生物滤池对进水悬浮物要求严格、管路阀门系统复杂、自控系统要求高、过滤阻力大的缺点。该技术授权专利1项,在北京、湖北等多项工程中得到应用。



酿酒废水多元复合污染分步去除技术

采用Bardenpho-MBR串联工艺为核心的生化处理技术,并嵌入了HAP结晶除磷单元,实现了高浓度碳氮磷的高效去除。该工艺克服了传统单级厌氧工艺后碳氮磷比例失衡的难题,工艺中合理分配碳源,实现高效脱氮,同时降低了工艺处理成本,且污泥量大幅度降低。相关技术授权专利7项,该技术已在10多项酿酒废水处理工程中得到应用。



屠宰废水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

采用基于A/O的生化组合技术,依托专属菌种,实现同步硝化与反硝化,保障了屠宰废水中氨氮和总氮的高效去除。该工艺克服了传统生化脱氮工艺的碳源依赖和曝气能耗高的问题,大幅度节约了氧气和碳源的消耗。相关技术授权专利1项,在北京、河南、河北、湖南、辽宁等国内10多项屠宰废水处理工程中得到应用。



基于定向诱导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

针对含砷化合物价态变化和重金属形态转化的控制理念,开发了基于定向诱导的氧化梯级除砷技术及外回流循环式铁碳微电解技术。该技术解决了传统化学沉淀法处理效率不稳定、受水质水量波动影响大、重金属络合物去除困难的问题,实现了高效去除废水中含砷化合物和重金属,实现毒性物质排放的总量控制,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相关技术授权专利2项,在北京、河北、辽宁等多项废水处理工程中得到应用。


基于全过程感染风险控制的医疗污水处理技术体系

该技术体系针对医疗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感染性病病原体传播风险,如:气溶胶传播、剩余污泥处置消纳、运维人员的操作暴露风险等,提出在医院污水达标排放的同时,需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能力。该技术已在10余项医院污水处理工程中得到应用。




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体系

该技术体系以生态工程方法为核心,辅以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人工强化技术,外部水质净化和内部生物调控二者并重,改善水体水质,使遭到破坏的景观水体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该技术体系在治理思路、工艺方法、适用范围等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克服了传统水质修复技术适用范围窄、难以复制和推广的局限。相关技术授权专利4项、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1项,并已在北京多项水体治理工程中得到应用。


其他栏目 >>